重视“信息疫情” 防控“心里感染” -1066vip威尼斯

注册
手机扫码注册
x
重视“信息疫情” 防控“心里感染”

发布日期:2020-02-13

2月4日,世界卫生组织(wto)全球传染病防备事务主任西尔维·布里安德博士对媒体表示,该机构已经迅速采取行动,对网上关于病毒可以从具有传染性的“云”中被感染的谣言予以澄清,以确保新冠肺炎疫情不会产生由虚假信息引发的社交媒体“信息疫情”。
历史经验证明,伴随每次疫情的暴发,“信息疫情”也会同时产生。过多来源混杂、内容各异的信息甚嚣尘上,导致人们难于发现真正有价值的、值得信任的、有利于公众获得帮助与自救的信息,甚而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与心理健康产生危害。在特定条件下,正误信息处于鱼龙混杂、真伪难辨的情况,使得人们的判断出现“盲区”。尤其是在疫情暴发的初期,由于对无妄之灾的未知与恐惧,导致大量不实与不良信息出笼,扰乱了公众试听,造成了社会危害。因此,面对疫情来袭,一方面要做好疫情防控;另一方面,也应同步强化“心理防疫”。应对“心理感染”。两手齐抓,双管齐下,尤为重要。
不实与不良信息对大众身心健康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早年埃博拉病毒暴发时,一个流传的谣言是进入诊所接受治疗的患者会被处死,器官会被收集送到国外。谣言导致很多患者不敢进入诊所接受治疗。使许多患者失去了治愈的机会,也加剧了病毒的传播。非典时期,也有“北京封城,飞机洒药”以及“吃碘盐能防治非典”“板蓝根能防治非典”等等谣言传播。在眼下这次新型肺炎疫情中,“信息疫情”依旧存在。其中关于解除“具有传染性的空气”而感染病毒的信息不胫而走。而已被证明的事实是,病毒是通过飞沫传染的,只有密切接触才会感染。社交媒体上关于某某药物具有“奇效”的消息连绵不绝,导致人们蜂拥抢购,反而使真正需要者无从获得。这些依旧还是之前“信息疫情”的翻版。
从个体角度看,“心理感染”容易导致神经系统功能紊乱,机体免疫力下降,伴以焦虑、恐慌、愤怒等强烈的情绪体验,容易导致判断力与自控力的降低,诱发非理性失序等状态;从社会角度看,“心理感染”容易发展为群体性不良状况,导致群体性焦虑、恐慌与盲从的“集体无意识”,因此,防范“心理感染”,也是防控疫情的重要组成部分。
防范与远离“心理感染”,需要把握注意力的指向,增强行为意识的自控力与理性。不要让精神处于“漫游”状态,使心理被各种零碎、混杂的信息所“俘获”或“绑架”,而将注意力更多用于有价值的活动中。
人类社会的“信息疫情”由来已久,并不可怕。因此,承认其客观存在是克服“信息疫情”的第一步。尤其是在疫情暴发的初期,由于与疾病相关的权威信息、科学信息匮乏,使人民容易被各种信息填补空白,给不良与不实信息趁虚而入的机会。
重视“信息疫情”,防控“心理感染”,最好的办法是切实了解人们的诉求、忧虑与关切,及时发出权威之声,提供科学建议。值得信赖的平台与渠道以及像钟南山院士等科学家那样的理性与权威声音在信息传播中正在起着“引导旗”与“放大器”的作用。
信息的公开透明是防控“心理感染”的不二法门。当然,所谓公开,并非是指所有信息不分青红皂白地一概公开。疫情防控救治,不同于自然灾害的救助,有其特殊性和专业性。对疫情的恐惧,多源于对疫情的未知,而战胜恐惧的最好武器就是科学严谨地公开疫情的严重程度、流行性扩散对社会的危害程度。用主流媒体的权威信息和专家的科学解读与建议来抵制各种谣言、传言的空间和杂音,才是战胜“信息疫情”的最好办法。
(来源:《慈善公益报》)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