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老人捐款,珍惜与守护每一份善意 -1066vip威尼斯

注册
手机扫码注册
x
面对老人捐款,珍惜与守护每一份善意

发布日期:2020-06-16

 秦


这两天,老人捐款该不该收的话题,引发很多讨论。其实,大家关心的不仅仅是老人,更准确地讲,是那些本来生活就很拮据甚至困顿的人,他们在疫情中的捐赠,到底该如何看待和对待?
灾疫无情,人间有爱。无论持何种观点,首先必须向这些无私奉献的人致敬。当被问到为什么愿意拿出自己的积蓄时,很多人说得很平淡:“国家有难,当尽一份力”。而这份力,却几乎是其个人的全力,这是真正令人动容的地方。很多人听罢落泪,很多人则开始思考自己能为防控做些什么。在这个意义上,对此类爱心行为的报道,不意味着、也几乎不可能就是鼓励和倡导更多生活拮据的人出来捐款。恰恰相反,它的真正影响在于,不仅让我们感受到温情与爱,更激励有能力、有财力的人行动起来。耄耋老人尚且如此,我们又怎能对疫情视而不见、无动于衷?换句话说,我们无论如何不能忽视了这种捐赠本身的精神价值。
但话说回来,感动是一回事,怎样避免捐赠人因超出能力范围的捐赠而影响生活,却是不容忽视的真问题。有学者将慈善和捐赠概括为“三次分配”,即在道德感召下,公民自发完成的资金向需要帮助的人流动的过程。“三次分配”的真正意义,在于进一步缩小全社会的收入分配差距。倘若在我们的慈善捐赠系统中,有大量案例属于困难群众帮助困难群众,就偏离了制度设计的原初轨道,其价值也会大打折扣。甚至假如捐赠人因捐赠而陷入困顿,那么最终还是需要政府和全社会来兜底。因此无论从个人生活还是公共利益的角度出发,都有必要温柔地拦下那些超出个人能力范围实施捐赠的好心人,倡导一种“力所能及的慈善”。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如果前来捐款的老人劝都劝不住,怎么办?对于主动献出的爱心,总不能强制退回吧?同时,又该怎样准确识别一个人的捐赠符合其收入水平,而不会为其带来过重的负担?要解决这些问题,不能仅靠工作人员的洞察、劝说,而必须在制度设计上来一些“线串针眼”的精细活。比如有人建议,可以把老人的捐赠放入一类信托基金,用年化收益行善,本金则可以撤回,以备捐赠人万一老无所依时使用。再比如,捐赠机构是否可以和相关部门实现数据联网,当捐赠名单中出现本就属于社会救济的对象时,有针对性地做好劝导和保障工作。任何人的爱心都不应被辜负,更应该被珍惜。要通过精巧的制度设计、细致扎实的工作,让每一滴善意都能找到其发挥最大能量的位置和方式。
其实,当我们讨论“老人捐款该不该收”、倡导“力所能及的慈善”时,也意味着整个社会对慈善、公益的认识和理解在不断深化。许多人对1990年中国第一次举办亚运会记忆犹新,当时资金、物资匮乏,全国数千万人慷慨解囊,共捐款2.7亿元,几乎占全部投入的一成,“今天你捐了没有”一度成为流行语。30年后的今天,繁荣发展的中国已经不大需要这样“悲情”的全民慈善了。但我们同样面临新的课题:当物质极大丰富、收入普遍提高时,怎样设计出更科学、合理的慈善和公益制度,确保最需要帮助的人得到帮助,同时也进一步缩小整个社会的收入分配差距?这是“成长的烦恼”,也是“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但令人欣慰的是,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慈善和公益背后的那种“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早已融入中国人的血液、刻入中国人的筋骨,也成为这个国家一路走来、战胜各类风险挑战的巨大动力。
新冠肺炎疫情牵动全国人民的心。在疫情期间,关于慈善、捐赠的话题屡次成为舆论焦点。我国的慈善、公益体系也确实暴露出一些问题。但俗话说“危中有机”,疫情又何尝不是我们解决问题,进而推动慈善和公益事业向前发展的一次契机?更深入的思考、更务实的举措,或许就可以从这次“老人捐款该不该收”的讨论开始。
这正是:捐赠要想物尽其用,慈善就须做实做细。
(来源:人民日报评论微博)


网站地图